< 返回

《後生仔食飯唔食屎,真係好唔捱得囉》



作者:擇言
日期:2016年2月4日

香港推廣母語教學 [1] 嗰陣好多人反對,好多人認為用英文學嘢,①英文會好啲、②真係學得好啲;如果你到呢一刻都覺得用英文教書係好嘢,我諗你應該想像到點解家長普遍會咁鍾意普通話。

而家政府強推普通話教中文,好多家長覺得用學生同老師都唔熟悉嘅普通話教學,取代大多數學生嘅母語,有助提升中文能力噉話。呢個盲點其實由英語vs.母語教學嘅年代已經喺度,只不過戰場由「中文以外所有科」擴散到「中文科」噉解。

受得太多壓迫,如果捱得過、死唔去的話,好易會有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2],會覺得自己係經脈逆行先至可以修成正果。類似情況就好似啲人俾後底乸虐待、上莊俾一大班老鬼鬧到喊濕幾包紙巾、做big4帶埋睡袋返工當係人生歷練⋯⋯,過咗之後好易會將呢啲痛苦嘅經歷當咗做自己成功嘅原因,唔會諗下呢啲折磨係咪必要,唔識客觀去評估成效,反而會忽視咗其他更加實際嘅因素。

最近保良局蔡繼有學校嘅校長劉筱玲喺佢學校就係做緊呢樣嘢,叫啲學生日常要用普通話,要將普通話當係「社區母語」。我諗啲學生就算初時遇到幾多阻力、心理障礙、身份認同問題,事後拖慢咗佢哋學習,影響咗中文能力都好,呢間學校嘅學生都未必可以客觀去反思呢個政策嘅問題。同好多受過壓迫嘅人一樣,久而久之,會覺得一切壓迫「都係為學生好」,或者仲會盲目支持自己學校添。

錯誤嘅語言政策,肯定會影響到語文能力發展得慢啲嘅小朋友,令到佢哋學習差咗,影響整體心智認知發展。不過喺缺乏比較嘅情況下,啲家長恐怕都係會繼續傻更更噉送仔女入呢啲所謂名校讀書。用學費過濾走咗一班家庭環境差嘅學生之後,剩低嘅係多啲資源,有較高教育背景嘅家長,就算學校嘅語文教育炒晒粉,可能個細路出到嚟都唔算輸蝕好多。無論點有問題,家長都難以察覺。

學生喺成長升學嘅過程,停留喺「受壓迫、死唔去」嘅循環,自然會說服自己普通話教中文係好嘢。正如俾人餵食屎,食咗十年冇死到,慢慢覺得屎都好好食。而呢班「覺得食屎好正」嘅過來人,自不然會將套做法強加於下一代,然後再迫佢哋用最痛苦嘅方法學習,放棄一大班人去「教育」嗰啲死唔去嘅人,慢慢將成個人口篩選剩返一班食屎怪出嚟。喺英文教學上面再加普通話教中文,對香港學生而言,係將唯一一嚿飯都拎走埋,變埋做屎。

我都係食屎大嘅,雖則我冇死到,但係我真係好希望大家試下俾下一代食飯。我想話俾大家聽,唔係因為我廢青唔忍得,食幾嚿屎都嘈生晒。而係因為,飯呢樣嘢,真係好好食㗎。

[1] 指粵語教學,對大部份1980年代打後出世嘅人嚟講,粵語唔係母語都起碼係好流利嘅第二語言
[2] Stockholm Syndrome,指受害者喺長年被加害嘅情況底下,慢慢同情加害自己嘅人

全文 942 字 (唔計英文、空格、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