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禮記》讀後感》



日期:2022年5月27日

前排開咗《禮記》嚟睇,又令人再諗吓「禮」呢樣嘢係乜嚟。

越諗禮,就越覺得禮對人嚟講係不可或缺嘅嘢嚟。一個人幾唔鐘意繁文縟節都好,都總係離唔開禮呢樣嘢。儒家講禮係要 1)內含情感嘅、2) 做出嚟嘅、3) 係要為人所共識嘅。呢三點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同時亦指出咗人點解冇可能完全無禮而活。

第一點好簡單,只係道出咗人有情感。呢點完全符合人類嘅日常經驗同對自身嘅理解。而禮就係建基於呢啲情感。換句話講,冇情就冇禮,禮嘅存在本身就反映人有情。

畀個《禮記》實例大家。

// 或問曰:「杖者以何為也?」曰:「孝子喪親,哭泣無數,服勤三年,身病體羸,以杖扶病也。則父在不敢杖矣,尊者在故也;堂上不杖,辟尊者之處也;堂上不趨,示不遽也。此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實也。禮義之經也,非從天降也,非從地出也,人情而已矣。」//

儒家成日講喪禮,因喪禮同孝關係密切,而孝則係人類情感嘅其中一種重要表達方式。上面講到古時孝子會「扶杖」,原因係佢會憂戚過度導致身體虛弱,因此需扶杖嚟支持自己。呢種行為漸漸成為禮儀,人人都做,但唔係因為有人強行造啲規範迫人做,《禮記》話呢種禮只係「人情之實」 - 係人類情感嘅真實流露而已。佢進一步引伸話一切禮義之理其實都非天地外來而嚟,不過係嚟自人情而已。所謂「人情」就係人類嘅情感。

從上例亦可見,禮所著眼嘅情感明顯唔單係個人直接感受嘅喜與悲,更係講𡁵發生喺人與人之間嘅情感。人對他人有愛有惡,而呢啲情感對唔同對象、以唔同方式、按唔同程度就會有唔同嘅呈現,喺唔同呈現之間亦有細微嘅差異。舉個例,你對朋友嘅愛、你對太太嘅愛、你對父母嘅愛、你對眾生嘅愛 - 以上通通都係正面情感,但好明顯佢哋帶嚟嘅感受同引發嘅行為都有顯著差別。甚至噉講,同樣係朋友,你對摯友同對泛泛之交嘅愛都會好唔同。所以禮唔單止道出愛惡情感咁簡單,禮嘅種類繁多更係表達出人類情感係細緻而豐盛。

方才話人有愛有惡,不過睇《禮記》時,你會發覺佢主要都係談正面情感居多。而喺正面情感雖然眾多 ,似乎總係離唔開「愛」同「敬」兩種基本態度。

《禮記》開頭有一句係:「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意思係賢者可以同人熟,但依然有敬;可以敬畏人,但依然有愛。呢句隱約都睇到一種對距離嘅講究。熟絡而親愛,就易忘記距離;敬重而疏離,就易忘記親愛,賢人兩者均處理得宜。《禮記》後面講到禮同樂時亦有類似講法:

// 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

// 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 ... 如此,則四海之內,合敬同愛矣。禮者殊事合敬者也;樂者異文合愛者也。//

呢度同樣睇到《禮記》將愛同敬放埋一齊講。相同則生親愛,相異則生敬重。樂表達同與愛,禮表達異與敬,禮樂並重則天下有敬且愛。噉睇嘅話,愛同敬似乎係人喺表達情惑時掌握同人之間嘅距離嘅兩方面。我哋同人相似相近時,自不然會親愛;同人有別有距離時,則會展現出敬重。而幾近幾遠,幾愛幾敬,邊個位恰到好處,邊度係個“sweet spot” - 呢度就係人與人嘅情感最精妙之處。

其實人與人嘅情感最需拿捏、但亦最難拿捏嘅,咪正正就係對唔同人各自展現出合適嘅距離。對住老闆時,講嘢太率性會唔會將個距離拉得太近呢?對住好友,畢恭畢敬噉又會唔會太見外呢?有時做多咗人哋唔舒服,做少咗人哋唔開心,人際關係嘅複雜同細膩自不待言,要自行拿捏合適嘅距離感都咪話唔難。

// 子曰:「師,爾過;而商也不及。子產猶眾人之母也,能食之不能教也。」子貢越席而對曰:「敢問將何以為此中者也?」子曰:「禮乎禮!夫禮所以制中也。」//

呢句之前孔子講𡁵敬、恭、勇呢啲情感唔中禮就會變質,呢度正正就話子張份人 over咗,而子夏就under咗。而當子貢問點先可以「中」時,孔子嘅回應係:「靠禮囉!」

其實諗返轉頭,我哋係點樣慢慢掌握到呢啲情感與情感間分別同距離?好可能都係從實踐各種由細聽返嚟嘅禮儀度而慢慢意會,再經由慣性將佢哋內化成自己嘅本能。所以禮唔單止本於人情,佢更係將人情實化成行為同文化。

講到實化,就立即關乎禮嘅第二、三點 - 2)禮係要做出嚟嘅,並且3)所做嘅係為人所共識嘅。第二點其實係延續𡁵第一點。人固然內有情感,但外人係無從得知另一個人嘅內在狀態,呢個係人嘅主觀性(subjectivity)問題嚟。所以喺人與人溝通上,要交流到大家嘅內在狀態,就必定要靠外在嘅行為 - 外顯嘅行動係為咗顯出內藏嘅情感。

成本《禮記》就係教人點樣做同點解做呢啲外在行為。但問題係,人本來就識得表達情感 - 我哋開心會笑,傷心識喊,愛人就想對佢好,恨人就自然唔想見佢 - 又洗乜禮呢?

所以第二、三點係要擺埋一齊睇嘅。禮唔單係將情外顯嘅行為,呢啲行為更係要雙方有共識。有一句好得意,好幫到我哋睇出單純表現情感並非禮嘅目的。

// 君子曰:禮之近人情者,非其至者也。郊血,大饗腥,三獻爓,一獻孰。是故君子之於禮也,非作而致其情也,此有由始也。//

呢度話,啲最貼近人情嘅禮並非最極致嘅禮。然後佢舉例話:祭天用血,祭先王用生肉,祭社稷五祀用半生肉,祭小神祀用熟肉。最高嘅祭(祭天)反而同人嘅情感最有矛盾(人唔會生食血),反之亦然。所以君子行禮並非為咗表現情感而已。

明明之前話禮係建基於人情,而家又話禮「不近人情」,噉即係點呢?

最初講過,禮所著眼嘅係人與人之間嘅情感。既然係「之間」,就唔可以淨係諗「表」,更加要諗「達」 - 要傳達到畀人你先真係可以將你嘅情感顯明於對方。而要達就要有共識,要大家明 - 最好仲要係好自然、好迅速噉明。

其實喺第一點時已經睇到呢方面嘅端倪。當我哋用「合適嘅距離」同「中」呢啲字眼嚟形容情感,好明顯情感就唔再單指人嘅主觀感受,更係分拆成有啱同錯嘅判斷。但何謂啱、何謂錯?咩係個準則?邊個定準則?答案顯然易見,就係你同我同所有其他人。成個社群就係「去中心化」嘅判官 - 一啲我地大多數明嘅、覺得舒服嘅、表而且達嘅情感,自然就係啱;啲over咗、under咗、令人唔自在唔開心、表而不達嘅情感,當然就好有問題。

所以表現情感唔可以直表,直表嘅問題就係易出事。唔理共識而表現情感最大機會出現嘅後果就係「唔中」。我行我素嘅人或者可以同一小撮臭味相投嘅朋友相處得好好,但一面對大眾就容易得罪人多稱呼人少。何解?唔一定係因為冇愛與敬之心 ,實在係因為當其他人無法直接觀察佢內心 ,又無法理解佢外在所表達嘅情感同好意時,噉會產生出諸多誤會亦無可厚非。唔用啲一睇就明嘅相處方法,人就要憑多重接觸、詮釋、估計、翻譯先知你諗乜 - 試問有幾多人肯做?肯做又有冇時間做?有時間做又係咪做得好?

所以《禮記》有一度噉寫:

// 有子與子游立,見孺子慕者,有子謂子游曰:「予壹不知夫喪之踴也,予欲去之久矣。情在於斯,其是也夫?」子游曰:「禮:有微情者,有以故興物者;有直情而徑行者,戎狄之道也。禮道則不然, ... 品節斯,斯之謂禮。」//

上面講到有子唔明點解喪禮上要有哭踊嘅禮。哭踊係孝子因悲傷而手舞足蹈嘅行為。有子覺得踊係多餘,喊先係夠直接。子游嘅回應係:禮有時會用嚟撳住啲情感,有時會用嚟鼓動情感。嗰啲不加修飾而直接表達情感嘅人係野蠻人嚟。因為直接表達情感嘅行為就係無視共識,唔去理亦唔明白所屬嘅社群諗𡁵啲乜,所以子游話呢種做法係「戎狄之道」。

相反,「撳住」同「鼓動」正正就係將情拉返去個共識位嘅方法 - over嘅話拉落去,under嘅話拉上嚟。《禮記》其他位有提到個例子。喪禮唔可以無感,所以總會有啲物件令你睹物思人 ;但呼天搶地噉嚎哭又會過於表達情感,所以就有所節制。

上面提到嘅「品節斯」 - 將人情分品級,繼而將其節制,就係禮。形象化噉諗,第一步就係用把有刻度嘅尺去量吓你嘅人情行為同有共識嘅人情行為間到底相距幾遠;知道差幾多後,第二步就係用把尺指引自己行返去合宜嘅點。把尺就係禮。

由此大家其實已經明白禮嘅本源同目的 - 本源係人情,目的係「中的」嘅人情。冇人情,則冇禮;冇禮,則無法搵出啱嘅人情。禮將人嘅本性賦與咗規範性、應然性(normative)嘅考慮,而判斷準則係由無數人與人嘅相處網絡而定,最終目的係令人與人嘅正面情感 - 愛與敬 -可順利表達出嚟。

《禮記》用四隻字表達咗呢個意思 - 「禮以飾情」。飾情,無人情則無情可飾,無修飾則無合宜之情。所以最終禮必定含限制、規限嘅意思 - 禮節,禮總係離唔開節。

點解最開頭我話人冇可能完全無禮而活呢?

因為就算一個人覺得禮有幾無謂都好,佢至低限度都必然係做𡁵某啲禮,如果唔係佢根本就難以同人進行最基本嘅溝通。佢可能只係做緊啲更自然、更隱微嘅禮 - 啲禮因完全內化而變得唔顯眼,但同樣涉及內在情感、外顯行為同共識。簡單有如同人傾計時嘅眼神接觸,相處時嘅身體姿勢,發言時嘅時機音量口吻,呢啲已經係反映𡁵敬同愛嘅禮。

又或者掉轉睇,大部份人都覺得煩嗰啲繁文縟節根本未必再係禮。嗰啲行為好可能已經唔再為人所共識,以致喺實行時根本就唔再表達到原先嗰種情感。

古人嘅「中」同今人嘅「中」有所更迭,其實係非常合理嘅事嚟。環境轉變會影響人與人嘅關係,噉自然會影響個共識位,亦即所謂啱與錯嘅位。好多時一代覺得下一代無禮,大概都係因為呢個原因 - 當下一代慢慢改咗個共識,原先嘅禮自然會唔適用,因為連把尺都變咗。儒家所謂嘅「禮之末」可變,就係在於此。

但更核心嘅情況係有時連啲情感都會有所變改。人固然必然對他人具備情感,但對於唔同對象,我哋投放情感嘅強弱同主次會隨時日而變。舉個例,今日好多人會對寵物投放深厚感情,但以前嘅人可能相對冇咁普及噉有呢種情感。如果情感嘅內容都變,難怪禮嘅表達都會大變。結果係,下一代未必少咗禮,而係轉咗禮 - 少咗啲上一代明嘅禮,但同時多咗堆上一代唔明嘅禮。舉個例,自互聯網同社交媒體嘅出現,世上嘅禮嘅數量大概早已飆升(我諗起有個Youtube channel叫Internet Comment Etiquette with Erik 。)又或者十九世紀資本主義嘅興起改變咗人與人嘅關係同社會結構,噉又自然會衍生出唔同嘅禮同情感,係之前嘅年代未必明嘅。

有一點幾有趣嘅都可稍為提提。《禮記》入面講禮往往好著重身體動作。但點解表達情感唔可以主要用語言,而係要用行為?我估計係一嚟言語多修飾同大話,身體動作較難裝假;二嚟言語多牽涉思考,而身體較隨直覺感受而行;三嚟人比較易受人地嘅表情行為挑動情緒,而言語則較難做到呢點,就正如點解啲人演講要有埋表情動作氣氛等。呢幾點可能其實都係歸入一點:身體同情緒嘅關係大概密切過言語同情緒。另外,禮既然涉及場境同器具,就可以更豐富、更細膩噉表達情緒,就好似戲劇同電影都會做到啲廣播劇未必唔到嘅嘢。講到尾,行一啲複雜嘅禮其實同做戲都有幾分相似,都係要將情感從外到內再到返外。

但係咪對禮嘅講法一切都咁美好?鲁迅話「禮教吃人」,但明明禮只係畀人妥善表達愛與敬嘅情感啫,問題出喺邊呢? 我諗問題之一正正就係在於「飾情」。喺最基本嘅情況下,我哋嘅情感固然係需要經某啲具共識嘅行為嚟表達,如果唔係就無法溝通。但當所有情感都要修飾至正確,人就好似生活喺重重鎖鏈之中,無法表現自由、自主同獨立性;當啲修飾越趨複雜越不近原始人情,人就容易不自覺將義同情分割 - 維持咗禮嘅義,但同人情剝離。更甚者,講到政治、階級、人皆有嘅陰暗面如何令禮儀被誤用、利用,呢度大概足以寫到好幾篇文出嚟嘞。

不過講到尾,當禮嘅目的係令人與人之間能夠順利表達敬與愛嘅情感,個問題係:人類係咪單純為此而活?答案好明顯唔係。特立獨行嘅人可能有各種人生價值同等重視,但當敬與愛凌駕於一切,呢啲人自然通通會被禮教、社群同共識正當噉「吃掉」。

全文 3963 字 (唔計英文、空格、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