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羅馬西班牙》



作者:Judy Lee
日期:2021年5月19日

羅馬西班牙:路是人鋪出來的

伊比利亞半島羅馬化由公元前兩世紀開始,直到公元476年羅馬帝國覆亡為止。羅馬人睇中呢度豐富嘅天然同人力資源以及戰略地位,喺第二次布匿戰爭擊敗伊比利亞半島上嘅迦太基人,佔領現今西葡兩國所在嘅伊比利亞半島。

為咗有效運用呢度嘅資源,並且快速鎮壓叛亂,羅馬人一落腳就開始建設四通八達嘅道路網,連繫主要城市同產業中心,尤其首府Emerita Augusta(即係今日嘅世界遺產之城Mérida [1]),其中最重要嘅係由南至北貫穿半島西部嘅Ruta de la Plata(又名Vía de la Plata,圖一深綠色路線)。識西班牙文嘅朋友可能以為條路要嚟運銀,所以先叫Plata,其實呢個名係阿拉伯人嚟到之後改嘅,意思係「圓石鋪出嚟」,不過撞啱個音差唔多,先有噉嘅誤會。

羅馬人鋪路好認真㗎,用好幾層唔同大細形狀嘅石頭將條路砌得四平八穩,路邊仲會有里程碑(圖二)。呢啲羅馬路幫咗八世紀嘅倭馬亞王朝軍隊入侵伊比利亞半島,令佢哋由711年半島南端嘅瓜達萊特戰役 (Batalla de Guadalete) 開始,七年之間橫掃(直掃?)西哥德王國領土,迫到啲基督徒退守至最北嘅Asturias地區 [2]。時至兩千年後嘅今日,唔少路段仍然保留,供人盡情踐踏(圖三)。

[1] 見〈看得見的羅馬古城Mérida〉
[2] 有關歷史見以下相關文章

文中外語爲西班牙文
如果鍾意呢篇文,請你CLS支持 :0)
逢星期三、日刊登新文章

相關文章:
看得見的羅馬古城Mérida
https://www.facebook.com/JudyLeeLinguist/posts/1258551191236040
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西哥德王國藝術史(公元506–711年)(三之一):建築篇
https://www.facebook.com/JudyLeeLinguist/posts/1178635355894291
來上一課西班牙地理(四):四季如春的綠色西班牙
https://www.facebook.com/JudyLeeLinguist/posts/1191692411255252
阿拉伯人治下的中世紀西班牙:科多巴酋長國
https://www.facebook.com/JudyLeeLinguist/posts/1205173613240465

=============

羅馬西班牙:兩千年古橋

修路不免會遇到地理上嘅障礙,河流就係其中之一。#古羅馬 人好早已經掌握建造石橋嘅技術,成果嚟到今日仍然用得着。今篇同大家睇其中三條:

Puente Romano de #Mérida(圖一)
身為琉息太尼亞 (Lusitania) 行省首府嘅 #梅里達,當然建城冇耐就有橋啦。公元前20年左右起嘅橋橫跨 #Guadiana河道,原裝全長估計係755米,係 #羅馬 以外最長嘅 #羅馬橋,1993年連同城內其他考古遺址晉身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世界文化遺產 之列。兩千年嚟橋上車水馬龍,但附近新嘅「琉息太尼亞橋」(圖中右後方白色拱架位置)喺1991年啓用後,羅馬橋隨即改為行人專用。

Puente Romano de #Alcántara(圖二)
位於 #Extremadura自治區 #Cáceres省,始建於公元104年,橋長192米,高28米,喺離 #西葡 邊境唔夠十公里處,橫跨 #伊比利亞 最大河流Río #Tajo。橋所在嘅Alcántara呢個地方名,嚟自阿拉伯文「條橋」,足證橋嘅地標式地位。橋近市中心嘅一邊有 #西班牙 僅餘兩間保存完整嘅羅馬廟宇之一(圖中左邊橋頭盡處),的的骰骰唔花巧,畀人過橋前後 #拜神 求個安心。

Puente Romano de #Salamanca(圖三)
公元一世紀建造,全長360米,行人專用。全橋26個橋身石拱之中,靠近市中心嘅15個係古羅馬時期嘅原裝建築,其餘喺1626年 #托美斯河 (Río #Tormes) 氾濫破壞後重建。舊城區橋頭有件時代更久遠嘅「公牛野豬」石像 [1],以及文學名著《#小癩子》主角 #雕塑 紀念碑 [2]。

[1] 見〈去西班牙考古:牛定豬?〉
https://www.facebook.com/JudyLeeLinguist/posts/1202604226830737
[2] 見〈韋小寶的西班牙祖先(上):流浪漢小說初探〉
https://www.facebook.com/JudyLeeLinguist/posts/1220412295049930

文中外語為 #西班牙文
如果鍾意呢篇文,請你CLS支持 :0)
逢星期三、日刊登新文章

============

羅馬西班牙:城市平面圖

羅馬藝術師承希臘,以宏偉、實用見稱,同時不無政治宣傳意味。換句話講,公共建築藝術除咗真係要嚟用,亦係國家實力嘅表現。橋、路、水塘、水導橋我都介紹過,今次承接上篇講嘅前期水利工作,講下下一步嘅城市規劃。

理想嘅羅馬城市劃出矩形周界之後,會有城牆圍起保護;中間以一個大十字為主要道路,東西向嘅稱為decumanus,南北向嘅稱為cardo;由此分出四個區域,各有縱橫交錯成直角嘅小路連接各家各戶。大十字中間交叉嘅地方係社區活動嘅中心,有廣場 (foro)、街市等公共設施,其他重要嘅建築,例如神廟、法庭 (basílica) 都可以喺度搵到。

紀念國家大事(主要係軍事勝利)嘅凱旋門座落廣場內部同出入口畀民眾讚歎,而主要道路嘅交匯處如果有類似建築,通常都係四面型、四個拱嘅;就好似而家已經荒廢嘅Cáparra古城,四面拱門下有Vía de la Plata [1] 通過,貫穿城內南北,門嘅位置亦啱啱好係市中心廣場嘅入口。

至於大家關心嘅暖水浴場 (termas) 或者三溫暖水療 (balnearios) 呢啲康體設施,就要配合水導橋同引水道嘅位置:Mérida嘅San Lázaro浴場靠近同名嘅水導橋同橢圓競技場 (circo),供當時嘅市民喺入場觀戰前後順便浸浴;市中心另有一個浴場方便日常使用。

巨型建築包括半圓形嘅劇場 (teatro)、圓形劇場 (anfiteatro) 同長形競技場就冇辦法,一定要起喺城市邊陲,以免阻礙城內交通。心中有平面圖,參觀遺蹟就更有方向感嘞。比較幾百年後嘅阿拉伯城市規劃 [2],唔知大家鍾意邊款?

[1] 見〈羅馬西班牙:路是人鋪出來的〉
[2] 見〈穆斯林治下的中世紀西班牙:超級 #城市規劃〉

左圖:理想羅馬城市規劃平面圖
右上圖:Arco de Cáparra拱門 (Gotardo González, CC BY-SA 2.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2.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右下圖:梅里達 (Mérida) San Lázaro浴場鄰近水導橋

==============

羅馬西班牙:又一個GOT場景

我成日攞公元前25年建城嘅Mérida嚟講,係因為佢係古羅馬帝國 #琉息太尼亞 (#Lusitania) 行省首府,但佢並唔係現今 #西班牙 境內或者 #伊比利亞半島 上、羅馬人由爛地開始起嘅第一個城鎮 —— 早佢百幾年嘅 #Itálica(粵音近「二他力㗎」)先係。

呢度孕育咗羅馬五賢帝嘅其中兩位:圖拉真同哈德良 —— 佢哋亦都係頭兩位唔喺意大利本土出世嘅羅馬皇帝。喺後者努力經營之下,Itálica晉升為城市之中最高等級嘅「殖民地」(colonia)。Itálica今日係小鎮 #Santiponce(粵音近「傘dee幫蛇」)嘅一部份,喺 #西維爾 城外九公里左右,有公共交通工具去,相當方便。

Itálica圓形劇場 (#anfiteatro) 保存得相當好,Game of Thrones第七、八季裏面君臨城嘅龍坑,取景就喺呢度。雖然貪方便叫做圓形劇場或者競技場,但係多數anfiteatro都係橢圓形嘅。喺呢度上演嘅都係暴力競技,人同動物都 #有份,亦都因為噉,場地同觀眾席平台之間嘅垂直距離最少有兩米,免生危險。據講將場地充滿水,仲可以打水戰添。

Itálica呢個劇場嘅尺寸係 156 x 134 米,中間競技場地係 71 x 49 米。場外入口通往靚位嘅走廊,同其他通道同座位幾乎完全隔絕,等啲達官貴人唔使同平民打交道。按考古同歷史學家估計,山頂位嗰層應該有柱廊環繞,就好似羅馬嗰個噉。劇場可以容納25,000個觀眾,對比起當時只得8,000嘅人口,確實係有少少唔合比例嘅。

圖:Ángel M. Felicísimo from Mérida, España, CC BY 2.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如果鍾意呢篇文,請你CLS支持 :0)
逢星期三、日刊登新文章

=============

羅馬西班牙:賽車場

娛樂係羅馬人日常生活嘅一部份,而體育運動又係娛樂嘅一部份,所以大嘅羅馬城市除咗圓形 #競技場(或者叫鬥獸場),仲有長形嘅circo,有少少似我哋上演體育賽事嘅田徑場地,不過佢哋就加埋玩賽 #馬車 (#cuadriga),即係《#賓虛》嘅經典場景裏面嗰種。順帶一提,cuadri- 等於拉丁文前綴quadri-,即係「四」噉解,所以大家可以估到呢啲馬車係由四隻馬拉郁嘅。

場地幾乎係長方形結構,短嘅兩邊呈半圓形,場地中間建築稱為espina,意即「脊柱」或「中間條骨」,有時係池塘嚟,賽手必須圍繞espina兜一定數目嘅圈去完成賽事。四馬戰車嘅賽事應該唔係好似戲裏面噉,喺賽道企定定開始嘅;場地其中一個短邊有一排閘口,賽手就係喺度預備。

呢啲稱為cárceres嘅閘好緊要㗎,簡陋啲可能係木造嘅,但羅馬現存嗰個,就曾經以石材甚至大理石加建,貴賓廂座亦都多數起喺啲閘嘅上層,望住幾十隻馬拉住馬車衝閘而出個場面真係諗下都覺得刺激。

西班牙現存嘅 #circo,除咗喺Mérida同 #Itálica(今西維爾城外Santiponce鎮)有得睇,仲有東北部加泰隆尼亞嘅 #Tarragona,不過因為有其他建築物喺上面,整體個形狀就唔太易睇得出。Tarragona係羅馬人侵略 #伊比利亞半島 時最先佔領嘅地方,大量羅馬建築都保存得好好,喺 #巴塞隆拿 搭程火車沿海邊過去都只係一個鐘,絕對必去。

文中外語為 #西班牙文
如果鍾意呢篇文,請你CLS支持 :0)
逢星期三、日刊登新文章

===========

羅馬西班牙:半圓露天劇場

噉羅馬人文武雙全,又唔係淨係識得跑跑跳跳打打殺殺嘅。當年文藝氣息匯聚嘅羅馬劇場,最容易認嘅係半圓形嘅觀眾席 (#cavea),婦孺山頂位稱為summa,中間層media供成年男性市民使用;前面嗰啲行數叫ima,唔使問梗係留畀達官貴人嘅握手靚位啦。咁高咁大咁多人嘅場地,座位後面並唔係實心嘅,而係通向劇場出入口同連接各排座位嘅通道,稱為vomitorio,設計同名稱由兩千幾年前沿用至今。

舞台嗰邊更加唔會求求其其:ima前面、半圓圓心嘅位置係合唱團同樂手所在,後面緊接高少少嘅長形舞台平台;舞台後面係柱廊支撐嘅大型後台建築,係儲存佈景、道具同演員預備演出嘅地方,柱同柱之間有時會棟啲石像喺度裝飾下噉。

鬥獸場、競技場、賽車場、劇場,勞師動眾大興土木搞咁多嘢提供免費娛樂,政治原因係一定有嘅。日常生活有娛樂滋潤下,人都滿足啲冇咁多嘰趷,無論從邊個角度睇都好正常,我諗未至於要上升到「#娛樂至死」嘅批判啩。劇場表演嘅內容有宗教戲碼、歌舞、翻譯自希臘文嘅劇目,有時作品會滲入啲公民教育或者政治宣傳,方便管治。

除咗之前提過嘅 Mérida(大圖)、#Tarragona、#Itálica 呢啲重鎮,#西班牙 好多地方仍然保留羅馬劇場,南至 #Cádiz(加的斯)北至 #Zaragoza(#薩拉戈薩)、中間嘅 #華倫西亞 省 #Sagunto 市都有,大家視乎行程,去到邊睇到邊啦~

文中外語為 #西班牙文
如果鍾意呢篇文,請你CLS支持 :0)
逢星期三、日刊登新文章

全文 2952 字 (唔計英文、空格、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