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略說秦政》



作者:林浩基
日期:2015年12月27日

話說秦始皇呢,因為無乜心機寫野,所以求其寫小小就去打機啦
首先講事實,秦始皇統一左政權,統一左文字但無統一到語言、統一左度量衡但無統一過貨幣
秦始皇有焚書,有坑儒
秦始皇力役之重乃東亞前所未有
秦朝法律之苛亦係明顯既

跟住解釋一下

秦始皇統一左文字,但無統一語言,因為當時根本無記錄語音既方法,所以要統一亦無可能統一到
至於統一文字亦有好多誤解,就係其實各地既文字分野無我地想像中大,而且秦簡同秦代銘文本身字體變化都好大
所以所謂統一文字,並唔似毛澤東咁統一做殘體字咁,係一種強制性既強權做法,而只係統一各地公文書既用字規範,而呢種用字規範並唔見得係偏重秦體

而且我地係教科書上面見到既各國異體字,其實都係寫於唔同材質上面既文字
刻寫同書寫本來就會用唔同字體呀
而且仲有唔少字係藝術體,有常用既例子係該國既異體字
所以你硬要話檸茶係香港正寫做0茶,話你舉錯例,你用茶記做例子真係無你符架喎

而語言方面,係漢朝既《方言》,我地其實已經可以見到直到漢代,各地方言都有頗大既語音落差

--------------------------------------------------------------------

至於統一度量衡同貨幣,係戰國時代,特別係最後個百餘年,各國都出現極嚴重既通貨膨脹,由於作為主要財產既布帛已經見唔到,但作為輔助性支付手段既錢幣,今日尚仍可見
係戰國時期,中原各國基本上都以刀、布、圜、蟻鼻四大貨幣圈作區分
原則上,燕、齊用刀幣,係一種源於刀既貨幣,可能係北方既傳統
楚國用蟻鼻錢,蟻鼻錢係一種仿貨貝既青銅鑄幣,一般重量不足三克,亦有不足一克者,而早期貨貝既使用,係以河南至青海一帶為主
三晉同周用布幣,布幣源於鏟、錢或耒,都係翻土農具
秦國用圜幣,圜幣最初外圓內圓,後來外圓內方,係仿照玉璧,而玉璧係江浙既傳統

係春秋至戰國時代,各國都開始逐漸發行青銅貨幣,原則上貨幣大概都係計重形式,唔好俾幣面文字混淆,暫時未有充份證據可以證明漢代以前既銅錢運用,係計重定計量,而除左齊國既法化係同重量有明確關係之外,其餘所有國家既鑄錢都同重量好似關係唔大
而且由於難以區分出私鑄錢同冥錢,今日出土既先秦銅錢數量雖然超過十萬枚,但仍然難以進行有意義同學術價值既量化統計

至於通貨膨脹方面,目前學術界已經對數百枚先秦銅幣進行過金屬成份分析
結論係到戰國後期,所有國家既鑄幣都有嚴重減重,當中減重最輕微既係秦國半兩錢,最嚴重既係其餘六國
秦國以外,所有國家既銅錢都有銅錫比例大幅下降既趨勢,只有秦國半兩錢多數受測樣本能保持於優良合金比例,三晉同齊國銅錢鉛所佔比例一般到四成;燕、楚銅錢鉛比例多數落於四至六成,甚至有樣本接近或超過七成
而錫比例亦只有秦國半兩錢能始終維持,燕國銅錢只有極少數能達至3%,大部份介於0%至2%之間;錫要係青銅中起保護作用,最低比例係約5%;所以泉界向來知道燕刀易碎,正因為燕刀是幾乎完全既鉛基青銅,而且幾乎唔含錫

由於戰國末期,只有秦國貨幣能保持信用直至秦亡,所以各國貨幣被淘汰係理所當然既事

而點解我會話秦無統一貨幣呢?因為睡虎地秦簡出土既戰國末期秦律雜抄入面有《金布律》既摘要,當中有四條法律好重要,但要留意一點,就係睡虎地金布律係墓主既摘要式筆記,明顯唔係法律原文,所以所有對我地理解無比重要既法律執行細節都被全部略去

呢四條條文
第一係所有錢幣無論好壞,都要雜用
第二係每匹布既定價係十一個銅錢
第三係每匹布要依固定長寬品質
第四係每千錢為一箕,再由丞、史封存

經由龍崗秦簡,我地可以見到正式既法律文件都會有丞、史聯署既
由睡虎地秦簡既法律答問、龍崗秦簡既秦朝秦律,亦可以見到以銅錢作支付手段既例子
特別係於法律答問中,多數價值計算都以十一作倍數

咦?點解會有十一進制呢?留意一下金布律規定每匹布值幾多錢吧
所以金布律入面既比值係以布帛作主幣,呢點係好明顯既,由龍崗秦簡既家書入面亦可以見到,當時出征士兵要求家人寄布俾自己,係要將布帛換成銅錢以方便運送
既然銅錢並非主幣,咁當然對於成色同重量要求都唔高,所以法律係會要求全國人好壞雜用各色銅錢,包括統一前各國貨幣,但因為六國貨幣成色太差,早已失去公信,所以只要半兩錢開始流入,當地就會被半兩錢淹沒,所以唔需要下令,六國貨幣都會消失,但可以確認既係,到西漢初期,六國貨幣仍然可以係市面見到

所以不論係傳統文獻定出土文字、文物都見唔到所謂統一貨幣
至於統一度量衡係必然既
無可能同一國家,我同你用唔同既斤兩吧
度量衡統一左,自然可以消除戰國末期六國既通貨危機(佢地係直接改變度量衡比值……),亦唔需要統一貨幣咁麻煩

補充多一點,自從最近嶽麓書院簡牘發表後,再配合張家山漢簡,其實有好多新既解讀,例如係贖刑方面,過去只靠睡虎地秦簡所得既數字係完全錯誤既,而嶽麓書院藏簡就秦代各種贖刑,仲有金、銅錢比率都有當時人既明確記載

再補充一點
秦律同戰國各國律仲有漢律都係一脈相承,由張家山漢簡所見戰國魯律、衛律、睡虎地秦簡所見戰國魏律、秦律,到龍崗秦簡所見秦朝秦律,到張家山漢簡所見呂后二年律令
可以見到各國各朝律一直都互相徵引,前後繼承,互相補充
所以秦律不苛,苛既係秦朝既執法者

--------------------------------------------------------------------

焚書坑儒同阿媽係女人差唔多啦
老實講,秦記以外乜都燒鬼晒,仲唔夠呀?古代無印刷術呀!!!
至於坑儒以方士為主,呢度要留意,儒家發展到戰國末期,其實已經嚴重陰陽家化,所以陰陽家、五行家有唔少都掛住儒家既招牌
所謂百家爭鳴,其實互相補足比互相排拒黎得多,佢地當然會寫文章抨擊對方,但基本上,大體而言,佢地其實唔介意參考其他人既意見黎補足自己既學說
所以到最後百家合為儒家,就因為百家學說本身就各自有唔同既市場定位,所以最終其實都有辦法結合而為一家
因此唔好以為儒家消滅左另外幾家,無呢支歌仔唱,由始至終都係各家並存,換左個名而已,當中就只有墨家太過左膠被拋棄
大佬呀,又兼愛又明鬼,戰國時代以後既中國係理性時代,法家興起取代儒家顯學地位,就係代表中國哲學係戰國末期進入理性化既整理時代,好似墨家呢種學說,真係好難生存架喎,就連陰陽、五行兩家都要用理性既外衣黎包裝迷信啦

--------------------------------------------------------------------

力役同法律
秦朝力役之重就好明顯架啦,築長城、建運河、巡行、封五嶽、征南粵、建行宮馳道、起阿房宮、建始皇陵
全部都係一齊做,留意,係一齊做
呢度幾十萬民伕,個度幾十萬民伕
秦朝全國人口無人知,但就算有幾千萬人口,都唔夠用啦
古代服役係你係家鄉附近於農閒時期服役
因為七國領土都唔算大,所以服役唔算辛苦(當然,相對西周同春秋,都已經苦過dee dee啦)

但係到秦朝統一天下之後,要你呢個係河北省住既人,自己出錢出力行路去廣西起運河呀,服完可能45日役之後,又行返去河北呀,死唔死?

好,失期咁要罰幾重呀?依照睡虎地同龍崗秦簡,罰錢就得啦
唔想服役可以點呀?俾錢都有得代役
但實際運作係點呀?
唔好意思,陳勝、吳廣之所以要起事,因為佢地失期係死罪
劉邦話就話斬白蛇起事,實際上原因亦係佢呢個亭長失期,而失期亦係死罪
陳勝同劉邦都係官黎架,佢地押刑徒服役失期都係死罪,而且個期都好趕架,落場雨就會失期架啦
咪住先,出土秦律寫到明失期係罰錢架喎,肯定史記呃人啦

喂,香港政府夠話網絡23條係保障你而唔係陰你啦
香港政府夠白紙黑字寫明套丁係民事唔係刑事啦
香港政府夠話警察好似慈母咁啦
有邊樣係真既先?

秦律寫明失期要罰錢
但如果忤旨呢?
如果秦始皇另外下旨,失期要個官同班刑徒死全家呢?
呢部份係歷史記載丟失既地方,因為項羽一把火將線索燒鬼晒

但我地睇下,起義既人都係乜野人?幾乎都係楚人,而且係靠近東邊既楚人,仲有部份係燕人
點解呀?
因為當時人力需求最重既係咸陽,其次係代北以西至秦北長城一線
無論去邊度,對楚人而言都係失期係死,唔失期都係死
而對燕人而言,只有去代北叫近小小,去其他地方其實都同楚人一樣咁慘
因為無論去邊度都一樣咁難去,如果剛好抽到籤去南越,都係比死更難受
開拓廣州城個趙陀姓乜野下?點解粵語會同漢代既趙語有相似既地方呢?
不過開拓南越就派一次人,而且當時人力尚充份,但跟住之後就唔同講法啦

所以對齊人、三晉人而言,其實日子難過係難過,但尚算可過
但對燕人而言,日子難過得好鬼難過,勉強撐一下死多尐人,仍然過到
對楚人而言呢?根本就係要滅族嘛
所以點解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呀?
你個死人暴秦,睇住我地楚人黎玩架喎
所以點解義軍多數都來自楚國呀?
大佬呀,作為投秦楚人既日子都過唔到落去,你仲想楚國故地有唔反秦既人?
點解巴蜀人無義軍呀?其實蜀道再難,佢地去咸陽起阿房宮都真係好鬼死近,而且唔易失期,所以無乜感覺

所以如果秦政唔苛,乜政先苛

至於話秦統一無殺人乜乜乜
白起屠殺個尐係趙狗囉
(附圖:睡虎地秦簡,秦律十八種第64、65簡,〈金布律〉)

(作者按:回應呢度既
https://www.facebook.com/chunkwingk.wongk/posts/55323922149376 )

全文 3161 字 (唔計英文、空格、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