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講下粵文寫作》



作者:散彈一號
日期:2017年2月9日

粵語寫成文字,我稱之為「粵文」。有人唔認同呢個名稱,但我覺得既然有幾百萬人用呢個書寫系統,而且明顯同標準漢語有分別,俾個名佢唔算太離譜啫。

「粵文」算唔算中文?首先要講清楚一點,「XXX 算唔算 YYY」呢類問題,本身係幾無謂嘅。「獅子算唔算係貓?」「公開大學算唔算大學?」「章子怡算唔算香港人?」呢啲咁難答嘅問題,本身冇一個明確嘅「yes」或「no」嘅答案。如果有人硬係要否定其中一個答案,佢好可能係有個 hidden agenda,而唔係討論客觀事實。

一般人講嘅「中文」,係指大中華地區流行嘅,以官話為基礎嘅白話文。有人話「粵文唔係中文」,旨在同呢種「官話白話文」切割。點解而家本土派流行講「香港唔係中國」?明明香港喺地理上同政治上都係中國一部份。因為要切割,想話俾大家知,香港同 prototypical 嘅「中國」有好大分別。

某程度上,「中文」呢個詞嘅政治含意好重。馬來西亞、星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唔叫「中文」,係叫「華文」嘅。所以喺呢個層面,「中文」其中一個解讀,就係「中國人寫嘅文體」。作為一個愛國愛黨嘅香港人,我只會話,喺呢個語境之下,粵文無容置疑係「中文」嚟架。

點解大家咁在意「粵文係唔係中文」? 個情況就好似啲人問香港人:「你係唔係中國人?」本身問呢個問題嘅人,唔係想知你出國用邊個 passport。佢下一句好可能係:「作為中國人你應該愛國愛黨!」、「作為中國人你應該識講普通話!」、「作為中國人你唔應該搞港獨!」 香港人一旦成為咗「中國人」,就要同十三億人共享中國人嘅榮耀,失去原有嘅獨特性。

同樣地,如果有人好堅持「粵文係中文」,佢唔係想同你討論粵文字同其他漢文字嘅異同,而係想你嘅文字更加「愛國」:「反正都是中文,何不寫白話文?這樣的文字可以在大中華區十幾億讀者之間流傳⋯」 幾乎每次提起「粵文」,都會有人用呢樣嘢去轉移話題。喺我眼中呢種講法嘅謊謬程度,就等於「大家都係講中文,不如講普通話」。作為一個愛國愛黨嘅香港人,我係會同中國人講普通話嘅,不過如果我講粵語而你又聽得明,就唔好轉台講普通話啦。

本身「粵文係唔係中文」呢個問題唔太重要,重要嘅係大家寫得開心,讀得開心。最近有人開咗個 page 出嚟專講「粵語唔係中文」,就等於大嗌「Hong Kong is not China」咁樣。我唔反對呢種講法,但自己唔會特登走去講,因為「粵文/粵文係唔係中文」純屬一種姿態嘅展示。只要粵文寫作嘅生態足夠成熟,啲人鍾意點樣分類都冇問題,只要唔好同我講「不如寫白話文?」我就已經滿足架喇。

有人會問,如果你寫嘅係「粵文」,咁「粵語入文」又係咩嚟?

「粵語入文」,係香港文學界嘅術語嚟。顧名思義,就係將「粵語」呢樣嘢,放入「文」之中。洋洋大海嘅文字之中,裡面有幾句「粵語」,就係「粵語入文」嘞!由於粵語同「中文」有大量共同嘅詞彙,比較難直接解釋,所以我通常用英文做比喻。「英語入文」會係點樣嘅呢?我俾個經典例子大家睇下:

  「Come on, James,可不可以成熟一點呢,」她說:「在你的眼中,我是不是一個那麼功利而現實的女孩?其實我們的Differences,在唸F6時就已經湧現了。」

將英文放入中文,就係「英語入文」。喺香港文學界,所謂「文」仍然以「官話白話文」為基礎。我諗冇人會將「英語入文」同「英文」混淆掛。同樣地,「粵語入文」大概就係,一篇由「官話白話文」組成嘅文字,裡面有幾句粵語,或粵語詞。

喺香港文學界嘅人眼中,佢哋寫嘅係「中文」,講嘅都係「中文」。粵語作為「中文」,只可以口講,唔可以成為「文學」。呢種立場雖然我反對,但其實未必係「錯」。起碼到今日為止,好多人寫「粵文」都只係用漢字筆錄日常口語,缺乏文學所要求嘅種種藝術功架。呢啲文字當然唔能夠成為「文學」。關於呢個問題,逆嘶亭寫咗一篇好好嘅文章,有興趣嘅朋友一定要睇下: https://goo.gl/JFKb5E 。我諗就算係幾咁推崇「粵文」嘅人,都唯有承認,稱得上為「粵語文學」嘅作品少之又少,如果計近呢十幾廿年,可能無都唔定。好多香港嘅文學家對「粵文」嘅負面觀感,大概亦都係因為咁。

但係,以粵語為基礎嘅文字,係唔係*一定*唔可以寫出有「文學氣質」嘅文字? 我冇咁悲觀。我認為粵文係可以成為文學嘅,不過呢樣嘢未成為事實之前,過份憑空吹噓「粵文」有幾巴閉,只係一種「阿Q」嘅表現。

「白話文」喺上世紀初,本身只係官話變成文字再稍加修飾,今時今日,「白話文文學」嘅作品已經成千上萬,各自大放異彩。如果我哋唔好一開始就否定「粵文文學」嘅可能性,製造一個有利粵文發展嘅環境,過幾十年會唔會有另一番新景像?我相信有可能嘅。

點樣可以製造一個有利粵文發展嘅環境呢?睇多啲、share 多啲、寫多啲。但咁樣唔夠嘅。「見到好嘢就分享」係人都識,個問題係,「粵文」比起白話文遲起步至少一百幾十年,如果你支持某篇文章、某個作家嘅*唯一*考慮係「邊個寫得好」,咁最後只會係變咗支持白話文。#愛就係選擇,#選擇就係捨棄,呢個世界嘅資源只有咁多,作者嘅時間只有咁多,讀者只有咁多,如果「粵文」要興起,其他嘅文字就不免會受到影響。

好多人諗到呢樣嘢就卻步。始終佢哋對白話文嘅「中文」有好多年嘅感情。呢個我理解嘅。我本身淨係識寫英文嘅,睇住香港回歸之後,似乎已經冇人識英文咁滯,係心痛嘅。但英文唔會因我而消失,粵文或者會因我而興(主觀判斷大概有 0.27% 機會)。我自問唔識咩叫文學,唔識咩叫藝術,不過就幾鍾意創作。鍾意創作嘅人,見到有一個前人未開發嘅空間,就會被眼前無限嘅可能性吸引。墨守成規、固守舊土嘅人,最多只係一個巧手技工,卻難以成為藝術家。據聞香港文學界嘅人士成日嗟怨前無去路,我想講,「粵文」呢條路線嘅缺口已經由好多其他爛頭卒打破,以粵語為母語嘅創作人,已經冇任何原因唔去試下呢條路可以帶來嘅可能性。

或者呢條路最後係死路一條都唔定。如果以經濟效益嚟講,十幾億潛在讀者,比起七百萬,真係冇得比。呢方面我係比較悲觀嘅。#選擇就係捨棄,#犧牲就係意義,有時都顧唔得咁多。

全文 1945 字 (唔計英文、空格、標點)